她叫石雨,是我校2018届科学教育专业校友。在每个人生的十字路口,她总会问自己“这个阶段我最想要的是什么?”,就是这灵魂一问,让她不断地探索和挑战自我。
本科毕业的她顺利考取天津大学研究生,毕业后,为了进体制内,她辗转全国各地参加招考,最终考取北京一所中学的教师岗位。下面让我们连线石雨学姐,听她讲述这些年走过的心路故事:
大学篇
最好的事,莫过于时光流走之后,旧时的感觉还在。回首大学四年,感恩在保定学院遇到许多优秀的老师、朋友,也感恩自己在校期间的执着坚持。
校内学生活动、校外学生兼职,不仅全方位锻炼了我的胆量,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。毫不夸张地说,是大学真正改变了我,让我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。
考研是自己很早就决定的事,作为一名科教专业学生,由于对化学学科比较感兴趣,自己很早就开始留意各个高校的优势化学专业及就业情况。
经过对比分析之后,我决定报考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专业。备考过程中,我基本是每天奔波于宿舍-食堂-图书馆三点一线,也曾面临各种诱惑,也曾不被理解,也曾累的一塌糊涂,还好坚持了下来,最终顺利上岸心仪的学校。
读研篇
来到天大读书,我发现这里高手云集,也一点点浇灭了自己头上的“光环”。进课题组之后,我更是看到了本人和师兄师姐、甚至本科生之间的差距,于是之前那个“奋斗的小妮子”又上线了。
为了尽快进入科研状态,研一下学期我定了自己的课题。导师还为我推荐了几门和专业相关的课程,让我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。每天早早来到实验室浏览各个数据库更新的文献;定期聆听学院邀请的学术大牛做报告;多向师兄师姐请教、多和导师交流想法,在这些过程中我慢慢拓宽了思路,得到了快速成长。
我的导师十分严谨,PPT上有一点小错误也不放过,记得每周组会汇报工作的时候,也是自己心情最忐忑的时候,越想得到导师的认可,越被“批评”的最狠。正是他的这种近乎苛刻的严谨,让我对科研也更加敬畏。付出终会有回报,在导师的指导下,我分别以第一、第二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SCI一区论文。
在天大不光有科研的严谨,还有人情的温暖。每学期的水果节,端午包粽子,中秋和同门师兄师姐一起做月饼,定期课题组聚餐、打球……每每回忆起来都别有一番滋味。在科研之余我还参加了一些学校的活动,校园迷马、第十二届“我心目中的好导师”等。
研二时我有机会转博,但我更想毕业后走向工作回归生活,于是就放弃了继续深造读博。这期间,我还收获了爱情,他是我高中同学,学习比我优秀,本科毕业于燕大,之后考取了山大的硕博连读。虽然异地相恋,但正是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,我研究生顺利毕业了。
求职篇
研三一年,我踏上了艰难的求职之旅。学校的秋招信息非常多,各种互联网大厂、国企央企纷纷而来。企业or体制?那段时间我真有点儿患上选择困难症了。
后来在和家人以及男朋友商量之后我果断选择了体制内。由于研三还要进组,复习时间基本只有晚上,而且公考和教师招聘是完全两种不一样的考试,再加上无比内卷的考试现状,这更增加了我最终上岸的难度。
回想那段时间,我基本不是在考试就是在去考试的路上,以下是我想到的参加过的各种考试和面试:
陕西选调-天津选调-北京选调-央选-四川选调-青岛优选-山东选调-天津各区事业单位-浦发银行-建行-邮政-河北金融辅导员-河北大学辅导员-山东大学辅导员-山东大学行政-济南大学辅导员-山东理工辅导员-天津津南管委会-天津生态城教师-天津南开区教师-北京通州区教师-北京海淀区教师-保定教师-济南教师-沧州教师……
还好有家人和男朋友的鼓励和陪伴,我坚持了下来,最终被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录取,现在是一名初三的化学老师。
一开始我只是看重北京户口和编制这些条件,后来就被这里优秀的教育资源、先进的教育理念、骨干教师的榜样风采等深深地吸引住了。
入职之初我也十分焦虑,这里的很多孩子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才艺满满。为了上好课,我备课到深夜基本是常态,后来有幸参加了区里的说课比赛,拿回证书的那一刻觉得一切都值得。
现在工作四个月了,我和男朋友也异地四个月了,越来越享受和孩子们相处的快乐也越来越坚定自己的选择和感情。为了爱情,我们也新增了再努力一把的力量。与此同时,我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注重培养科研意识,定期浏览教育文献,经常进行教育反思等。
回想走过的求学求职路,虽然有坎坷也有转折,但我希望学弟学妹们也可以试着用“你想要什么”来问问自己,相信咬牙坚持下去,你定会成为不一样的自己。加油吧,学弟学妹!加油吧,保院人!